济宁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济宁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制定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的治理策略,构建以“筛、评、控”为主线的环境风险防控思路,制定覆盖源头、全过程、末端全环节的治理举措,通过打基础、建体系、防风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点带面,统筹规划污染防治工作
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及时调整分局干部分工,优化科室设置,将年度任务工作上墙上心,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动态跟踪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全面推动既定目标任务实现。加大分局业务培训力度,聚焦业务能力建设,分区域、分行业对局内成员、企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目前围绕大气污染基础理论、加油站油气回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建材行业、喷涂行业等方面开展交流式业务培训8次。制定《济宁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化办理试点工作方案》,获得省级试点资格,并颁发济宁经开区首张环评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审批证照,《中国环境报》于头版进行宣传报道,对济宁经开区环评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衔接融合工作表示认可。
以点攻面,全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
制定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的治理策略。提升空气质量,利用走航车、无人机、激光雷达等设备对辖区内污染源进行监测,精准分析原因、深挖问题根源。围绕重点区域制定包保工作方案和污染源分布图,细化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明确周边环境整治和长效巡查等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具体措施,把职责分工到部门、到人员;做好超低排放改造,在济宁市内率先完成水泥焦化行业企业超低排放工程改造任务,实现了济宁经开区从“后进”到“先进”的跨越。守护水质稳定,持续开展水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攻坚行动、汛前水质保障提升行动、河湖水域岸线“清废行动”,2023年以来共排查整改问题562个。目前,济宁经开区1个省控考核断面、1个省控质量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目标。守好生态安全底线,开展济宁经开区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排查企业现场危废库、管理台账、人员培训、应急演练、危废转移情况,建立问题台账,进行动态销号,共排查企业8家,排查重点场所67个;联合两镇开展重点场所非法倾倒填埋危险废物排查点位40个。
以点促面,不断深化环境问题整改
开展污染防治起底式排查,针对企业“一厂一策”、扬尘治理、道路保洁、治污设施运转等29种情况,制定了《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2个乡镇、11个部门工作职责,自排查活动开展以来,排查整改问题923个。制定《济宁经开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工作方案》,成立济宁经开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协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专班,开展案件“回头看”,对已上报销号的材料,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持续推进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对照第一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巡察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由区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成立案件核查工作领导小组,集中4天时间逐一进行现场核实,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
以点连面,持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
持续开展综合执法行动,以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综合执法“双随机 一公开”为基本手段,对排污许可企业和涉vocs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建立问题台账,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销号。狠抓夜间、节假日环境监管薄弱环节开展企业现场检查,持续开展夜间巡查,出动检查人员500人次,检查企业150余家,发现问题企业64家,下达整改告知47家,均整改完毕;立案处罚18起。规范移动执法系统应用,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质效,按照企业环境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执法,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结合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逐步压减现场执法频次,对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坚持无事不扰。用好“轻罚免罚”手段,引导企业主动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帮助企业解决好环境问题,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